第十二課 新耶路撒冷(21:1-22:21)

 

新天新地(21:1-8)

  聖經學者對於21及22章持有不同的見解。有人認為這兩章只是指永恒的情形,也有人認為是永恒和千禧年交替出現。根據以下的解釋,相信後者似乎比較可信。但是,千禧年和永恒在各方面均極相似,所以,即使約翰寫書時把兩者融為一體也不足為奇。

  21:1-8指的是永恒,在此處稱為新天新地。但是卻不可與以賽亞書65:17-25所指的新天新地混淆。以賽亞書談及的是千禧年,因為當時仍然有罪惡和死亡,但在永恒時便沒有了。

  約翰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,就像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。新婦是教會以及舊約時代的眾聖徒。(參來11:10,16及啟22:15)約翰聽見有大聲音宣佈神的帳幕在人間,祂要親自與他們同在。那時不再會有死亡﹑悲哀﹑哭號﹑疼痛。神會擦去祂子民一切的眼淚,相信是神根絕了一切引致流淚的根源。

  永恒的展現標誌神對人類居住地土目的的總結。祂把一切都更新。祂是阿拉法,祂是俄梅戛;是初,是終。祂是把生命泉水賜給口渴的那位;祂是祝福靠信心在主裡得勝的那位。

  第8節是永遠被摒棄在新耶路撒冷的人名單。第一批是膽怯的,他們因膽怯而不再信主。另外有可憎的,他們敗壞道德;不信的,拒絕接受神的話;殺人的,取去別人性命;好色的,或者更貼切應該是淫亂的;

行邪術的,與邪靈相交;拜偶像的,除真神之外甚麼偶像也拜;說謊話的,慣性歪曲事實。

 

千禧年的新耶路撒冷(21:9-22:5)

  這部分生動地描繪了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,並且在主耶穌作王一千年期間懸停上空。新耶路撒冷是新約時代的教會和舊約時代的聖徒,他們會與主在地上一同作王。聖經並沒有說新耶路撒冷是降在地上的,從這處看,它應該是懸停在上空的。因此,這批聖徒將會成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及外邦的統治中心。但是,新耶路撒冷不應和地上的耶路撒冷混淆,因為地上的耶路撒冷在千禧年間仍然存在。不過,新耶路撒冷沒有聖殿,而地上的耶路撒冷會有聖殿,正如以西結書所寫的。

  聖城耶路撒冷是新婦,即羔羊的妻子。聖城有十二扇門,各邊有三扇,寫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(太17:28)。城長﹑闊﹑高共一萬二千肘(大約一千五百哩)。有人認為聖城是正方體的,也有人認為是金字塔形的,頂面切開,最高處用作巨型公眾廣場。

  聖城的根基寫有十二使徒的名字。由此可知,教會的根基由新約使徒和先知奠定,因為他們教導神的話語(弗2:20)。城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裝飾的,與大祭司胸牌的寶石相似。十二扇門是十二顆珍珠,提醒人們教會是極貴的珍珠,是主用極重的代價買來的。聖城的每一樣東西─精金﹑寶石﹑珍珠都述說榮耀,是新婦與她所愛的共同分享的榮耀。那時有數樣東西是不存在的﹕那裡沒有聖殿,因為神和羔羊住在那裡,那裡沒有太陽或月亮,因有神榮耀的光照,又有羔羊為城裡的燈;那裡的城門毋需關閉,因為那裡極為安全和出入方便;那裡沒有黑夜。沒有一樣不潔淨的東西能進那城,只有名字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可進城。

  城內街道有一道生命水的河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。在河的兩邊長有生命樹,結有十二種果子,醫冶剛經過大災難的萬民。從「萬民需要醫治」這件事情來看,聖經學者相信約翰說的是千禧年而不是永恒。因為在永恒無人需要醫治。

 「『以後再沒有咒詛』─完全沒有罪惡;『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』─完全的統治;『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』─完全的事奉;『他們也要見祂的面』─完全的契合;『祂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』─相貌完全相似;『不再有黑夜』─完全的祝;『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』─完全的榮耀。」(A.T.皮爾遜)

  總的來說,教會與主一同作王時,充滿安詳平安,喜氣洋洋,他們會作王直到永永遠遠,因為千禧年會與永恒融合,而地上的國度最終也會讓路給永恒的國度。

 

結論(22:6-21)

  傳講信息的天使提醒約翰,以上所說的話都是真實的。這些事必快成就,而此事的高潮就是主耶穌基督的再來。凡遵守這些預言的會得到特別的祝福(七節下半節),約翰也証實預言的可信性。約翰既聽見所有的事;就俯伏在天使腳前要拜他,但是被天使禁止,因為只有神才可接受敬拜。

  約翰不可封密書上的預言,因為預言快要應驗了。今天豈不較約翰的日子更接近預言應驗的日子嗎?日期到了,不義的人仍舊不義。主再來到世上後,污穢的人仍舊污穢;為義的,仍舊為義;聖潔的,仍舊聖潔。

  主宣佈祂快會來,並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們。祂是阿拉法,祂是俄梅戛;祂是初,祂是終。創造世界的那位也是替時間舞台放下垂幕的那位。    

  第十四節宣佈對真信徒的祝福;第十五節寫出邪惡人的命運。

  主差遣使者給眾教會帶去消息。祂說祂是大衛的根和後裔─因為祂的神性,祂是大衛的創造者;因為祂的人性,祂是大衛的後裔。祂也是明亮的晨星,這是破曉和狂喜日子的第一個訊號,接著還有高昇的太陽;基督也是公義的日頭,因為祂要來世上作王(瑪4:2)。

  由於想到主的再來,在第十七節就有福音的呼召,首先,聖靈懇求主為一直等候祂眾教會的緣故快來。同樣,新婦也祈求救主再來。那些聽見又立刻相信的人也等候主的再來。但是,如果主現在就回來那怎麼辦呢?我們的親朋戚友怎麼辦呢?因此,這裡出現了福音的呼召:「口渴的人也當來。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。」

  約翰在第十八節告訴世人,如果他們在啟示錄的預言上加添甚麼,神必將啟示錄的災禍加在他身上。另外,因為本書所描述的事件穿插著整本聖經,所以此處的警告同樣適用於在聖經中作任何增補的人。凡刪減任何預言的人也會受到同樣的制裁。這些強硬的聲明並非指對聖經一些輕微的誤解,而是全面質疑及攻擊本書的默示和完整性。

  本書結朿前附有一個應許和祝福。應許就是主耶穌必快來。凡被贖的都應該同聲說﹕「阿們。主耶穌阿,我願你來。」而祝福就是﹕「願主耶穌的恩惠,常與眾聖徒同在。阿們。」相對於充滿雷轟閃電的神聖審判來說,這個結朿是相當和平安詳的。「所以聖經以強調祟高和熟悉的真理作結朿。它強調基督的神聖。在聖經的結尾,也就是歷史的終結,祂擁有無上權威。聖經預告良善和邪惡最終也會分離。在這最後的一幅圖畫裡,神的創造是潔白無瑕的。雖然在歷史的洪流裡神的創造常被邪靈破壞它的美麗,但是在此處它並未受邪靈污損。聖經再次公開邀請人類用信心接受主的恩典以及認識祂的救恩。聖經末尾的話似乎要強調以上所說的都會發生,並且『叫一切信祂的,不致滅亡,反得永生。』它強調主的再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,也是祂子民熱切期待的事情。」

 

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

Return to Chinese Bible Study Materials 返回中文聖經學習資料

Return to Home Page 返回主頁